【第三十九期】罗布泊之魂——彭加木

日期:2021-05-25 浏览:1311

image.png

image.png

       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家睦,男,汉族,广东省番禺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物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1947年彭加木从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被派到北平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当助教。194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放弃去苏联莫斯科学习核磁共振新技术的机会,赴新疆考察。 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第二次到罗布泊考察。1979年当选为中国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党委委员,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1980年5月第三次到罗布泊考察并担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科考时不幸失踪。

彭加木长期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64年至1980年,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为开创边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发展中国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彭加木生前先后踏遍云南、福建、甘肃、陕西、广东、新疆等10多个省区,1964年至1980年,曾15次赴新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他冒着生命危险,先后3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20世纪60年代,彭加木完成了几台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其中象高分辨电子显微号分辨率的测定,当时在中国国内还是空白,彭加木通过探索,掌握了铂铱位子法,测定了仪器的分辨率。随后,他与其他同志一起,考察了十几种病毒的病原,还首先在中国国内发现了多种植物弹状病毒,建立了较灵敏的诊断技术,并将有关技术和经验无保留地交给有关研究单位,为植物病毒的诊断、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疗作了大量研究工作。

彭加木在中国最早建立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界面电泳用于生化研究的技术,在病原鉴定、病毒分离提纯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就;1977年、1978年两次来新疆,指导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所开展植物病毒研究,初步解决了哈密瓜病毒质粒的分离提纯问题,发现在北疆地区存在着短棒状、线状和弹状3种形态的麦类病毒质粒,这一发现对新疆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热心于科学考察和资源利用的研究,多年来帮助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等边疆地区的科学研究基地,1980年率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考察队,穿过盐壳地带,由北向南纵贯干涸湖盆,第一次打开了罗布泊神秘的大门。


彭加木失踪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罗布泊,这个地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里木盆地东边,大家听名字感觉应该是一个湖泊,不过在很早之前这个地方的面积非常广阔,足足有187平方千米。

       随着环境的变化,罗布泊也逐渐的干涸,从现在拍摄的卫星图像上来看,这里再也不是蓝色的景象,整体看起来就是一片戈壁。

       在1980年的5月2日,彭加木一共率领了十名队员一起前往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不过这并不是彭加木第一次到这个地方,他已经是第三次去罗布泊了。

       在沙漠中考察最缺乏的就是水,考察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水。由于要军队支援运送物资成本太高,节俭的彭加木拒绝支援,最后迫于队员的压力不得不同意。

       但是第二天,队员发现彭加木留下一张纸条,说去找水了,在罗布泊这片死亡之海中,环境极度恶劣,单独一个人出去那是极度危险的事情,彭加木出去后从此再也没有了消息。

       我往东去找水井 彭17/6:10:30,这是彭加木留给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image.png

彭加木留下的最后一张字条


image.png

返回列表